首次亮相光博會,施耐德電氣將助全球千企減碳50%
5月16日至18日,第十九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暨論壇舉行。
作為唯一由工信部門、科技部門、國家知識產權部門等國家五部門聯合主辦的光電子信息領域國家性產業盛會,光博會已成為我國規格最高、最有影響力的光電子信息專業展會之一,是全球光電子信息產業開放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本屆光博會上,世界500強施耐德電氣首次參展,并參加了同期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智慧能源產業創新發展大會。
作為深耕能源管理領域的專家,施耐德電氣不僅展示了扎根武漢多年的企業發展歷程和實踐成果,還基于綠色能源管理理念,帶來了以“源、網、荷、儲”為主線,全面覆蓋能源供需兩側端到端的全鏈路創新解決方案。
大會現場,施耐德電氣全國銷售部高級總監、華中大區負責人王謙和施耐德電氣制造(武漢)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聰,結合諸多成功案例與合作成果的展示,深度闡釋了施耐德電氣如何利用數字化與電氣化的融合,幫助客戶在能源生產、傳輸、存儲和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實現綠色、可靠、高效的能源管理目標,助力實現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
在武漢創出全球標桿
“現在我們武漢工廠,每月差不多都有幾百人次前來參觀。”李聰說,來參觀的企業來自“千行百業”,包括高科技、汽車、新能源等眾多全球先進制造企業。
2011年12月,施耐德電氣落戶武漢,從項目考察到正式簽約僅5個月,曾創下當時武漢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最快紀錄。
走進位于武漢光谷佛祖嶺三路1號的施耐德電氣武漢工廠,智能化水平讓人眼前一亮:
掃一眼電視屏幕,每條生產線的進度一目了然;玻璃封閉的生產線上,不知疲倦的機器手,快速將流水線上送來的零部件,準確拿起,并快速無誤插進檢測儀——產品合格,會自動進入下一個工序,產品不合格,則會被挑出;
地面上,三種不同外型的智能小火車各行其路、各司其責,或沿著二維碼、或沿著環形軌道,有序地運輸原材料、拖運成品……
“這得益于2018年,通過應用施耐德電氣面向工業領域的EcoStruxure架構與平臺,武漢工廠完成了數字化升級改造。”李聰介紹到。
如今的施耐德電氣武漢工廠,擁有世界領先的自動化生產線,24小時連續運行;
運營透明化和可視化,更易于問題解析,產品質量問題減少15%;
在中國首次引入終端配電智能化系統,有效實現終端用電監測與故障預警,填補了配電系統和生產系統之間的信息斷點,實現了工廠配電系統、生產系統端到端的透明化;
有效降低能耗及相關成本,應用能效顧問,進一步提升能源管理能力,設施最高可節約30%基礎能耗;
……
因為其率先在中國應用智能制造技術,施耐德電氣武漢工廠先后被工信部門評為國家性“綠色工廠”,被達沃斯經濟論壇專家委員會評為發展中的“燈塔工廠”,躋身世界頂級制造業“先鋒”行列,武漢工業園廠房獲得美國LEED(綠色建筑)金獎認證,達到目前最高綠色建筑標準要求。
“應該說,我們用武漢工廠的12年,來印證了施耐德電氣的本土創新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王謙表示,“扎根中國30多年來,我們已經實現了在中國的本土采購率達90%。不僅如此,武漢的供應鏈還培養了很多人才,輸送到了全國甚至海外。”
繼2011年在光谷建立第一個區域總部后,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從最初的單一銷售服務,到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在中國內地最大的物流、中國客戶關愛中心、中國區人力資源共享服務中心團隊和中國區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施耐德電氣在華中地區最大的地區總部之一。
全生命周期戰略重塑
當今時代,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日新月異,智能制造已成為全球工業快速發展的關鍵突破。
綠色智能制造作為實現智能制造的重要依托,正成為領軍企業競爭的新賽道、產業布局的新方向、國家競爭的新焦點。
如何利用數字化手段對生產制造的完整價值鏈進行改造,從而構建智能化體系?
“我們把碳中和和智能制造作為戰略咨詢服務的一部分,幫助客戶建立一個長期可持續戰略,不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王謙舉例說,當前中國的多數工廠,從設計、建設到運營、提升改造,從組織構架上這幾塊是分開的,每個環節用的軟件也是分開的。“施耐德電氣的數字化軟件系統,從頂層設計出發,把不同的環節融合在一起,實現全生命周期的打通與管理。”
結合在配電、能效領域的領先技術與經驗,施耐德電氣提出綠色智能制造理念,積極倡導軟硬件解耦的開放自動化,基于從咨詢到落地,覆蓋產品與生產全生命周期的整體解決方案,攜手生態圈合作伙伴,以數字技術賦能,推動企業加速邁向開放、韌性高效、可持續、以人為本的未來工業。
恩施二水廠是恩施市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的三大水廠之一。施耐德電氣為其打造了基于 EcoStruxure 架構與平臺的全生命周期智慧水務解決方案。方案在確保恩施二水廠在電力持續、穩定供應的同時,實現智能化強弱電、運管維一體化管理。
位于宜昌的三寧化工,是全國化肥10強企業,施耐德電氣參與其60萬噸/年煤制乙二醇項目及其配套項目,以數字化交付助三寧化工樹立數字化新標桿。基于EcoStruxure架構,施耐德電氣為其提供了包含從底層端到端的產品,邊緣控制層Triconex安全系統、中低壓配電,中高壓變頻,到軟件平臺AVEVA系統平臺及軟件應用類解決方案AVEVA AIM數字化資產信息管理軟件,操作員仿真培訓系統AVEVA OTS,為部署三寧數字化工廠提供數字化雙胞胎。
近年來,施耐德電氣依托綠色創新技術、豐富的可持續經驗和實踐成果,為企業提供以咨詢為先導,覆蓋目標規劃、路徑設計再到落地執行、迭代的全程“陪伴式”服務,助力千行百業實現高效、可持續“雙轉型”。
“通過我們的系統化戰略改造提升,不少企業供應鏈更優化、庫存大幅減少、現金流更充裕。在多地招商及項目落地過程中,施耐德電氣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王謙說。
已助力全球客戶減碳4.58億噸
賦能所有人對能源和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推動人類進步與可持續的共同發展。這是施耐德電氣的宗旨。
2021年,施耐德電氣啟動“零碳計劃”——幫助全球前1000家供應商到2025年減少50%碳排放。目前,全球共有1015家供應商簽約,其中中國供應商210家。
同時,施耐德電氣一直將可持續作為核心戰略,建立起了一整套的綠色供應鏈管理系統,并將可持續目標融入供應鏈運營的方方面面,聚焦綠色設計、綠色采購、綠色生產、綠色交付和綠色運維五大領域——
綠色設計:采用業界領先的EcoDesign生態設計方法,力爭在2025年將產品中綠色材料的使用量增加至50%,并實現公司總營收80%以上的產品符合生態設計標準。
綠色采購:嚴格實施綠色采購,強化綠色評估,對關鍵供應商實行碳排放準入機制。
綠色制造:貫徹精益生產理念,以領先的數字化技術踐行綠色智能制造,提升工廠能效、節約資源。
綠色交付:廣泛采用綠色環保包材,計劃到2025年實現一次和二次包裝中100%不含一次性塑料;通過大數據算法規劃最佳交付路線,預計到2025年將因交通運輸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15%。
綠色運維:通過使用、維護和回收產品,實現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閉環,推動循環經濟的同時,減少產品碳排放和環境影響。
據統計,自2018年至2023年第一季度,施耐德電氣已幫助全球客戶累計減少4.58億噸碳排放,計劃到2025年實現累計減碳8億噸。
熱門資訊 更多 >>
05-31
2024
根據全球知名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最新發布的數據,2023年全球企業研發支出總額達到3.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5.2%。其中,亞馬遜以...
01-02
2025
2025年將建成“星座”一期覆蓋全球 吉利加速布局天地一體化出行生態
2024年12月下旬的一天,在穿上防護服、戴上頭套,通過防塵吹風機后,記者終于進入到位于浙江省臺州灣新區的吉利衛星超級工廠,一...
01-26
2022
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CISMA)是全球最大的專業縫制設備展覽會,展品包含了縫前、縫制、縫后各類機器以及CAD/CAM設...
08-15
2022
中央媒體名單 :嚴格意義上的中央媒體名單: 報紙類中央媒體:人民日報、中國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工人日報、農...
03-21
2022
采購盛宴聚勢云端,無縫助力廠商貿易。3月18日-4月18日,2022年古鎮燈博會全球買家采購行線上展再次升級啟幕,在展網融合型B2B...
03-10
2022
2022年3月全國展會延期匯總都有哪些?快來看看吧!上述展會信息僅供參考,由于今年疫情情況特殊,展會時間/地點會存在不確定因素,...
03-17
2022
服務貴州畜禽產業為宗旨,2022貴陽國際畜產品及肉類工業展CIFPE
貴陽國際畜產品及肉類工業展覽會(CIFPE)為推動農牧旅一體化發展,整合資源,深化農牧旅融合,推動生態畜牧業發展,打造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