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南箭北芯”合作新機會,太倉在京招商引資
2023年4月8日,太倉(北京)航空航天產業交流會在京隆重舉行。航空航天業界頂尖專家、學者、專精特新“小巨人”、行業領軍企業高管等近兩百位大咖齊聚一堂,暢敘友情、共話合作。
此次會議旨在加快航空航天產業集聚發展,共同探討航空航天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核心零部件等領域的發展模式,構建航空航天產業協同創新體系,打造太倉國際化航空航天高端制造基地和航空航天創新成果轉化基地。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型號總設計師宋征宇;國際宇航聯空間推進委員會副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某領域首席科學家鄭日恒;中航國際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設備器材事業部總經理、中國航空工業設備供應商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陳晨;昊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軍;中國城市中心總工程師張國華;工業母機代表通用技術沈陽機床副總劉春時;中科曙光副總裁、中科天璣總裁王海榮;中國航發商用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科技發展部部長張馳;智星空間董事長劉麗坤等業界頂尖專家、學者、專精特新“小巨人”、行業領軍企業高管等參與會議。
太倉市委常委、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戚振宇;太倉市委常委、太倉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吳敬宇;太倉市委常委、太倉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毛雅萍;太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莉萍;太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祝真旭;太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傅玖以及太倉各委辦局相關負責人等出席會議。陳晶秘書長主持會議。
太倉市委常委、太倉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吳敬宇為會議致辭,指出北京擁有全國獨一無二的航空航天產業總部資源以及資本優勢,作為全國航空航天人才、科技、資本、資源最集中的地區,近年來北京的大中小型火箭、衛星、高精度導航芯片等尖端產品層出不窮,正在構架南箭北芯的產業格局,航天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希望能夠進一步深化南北航空航天產業交流互動,為更多企業在更廣領域、更高能級發展壯大提供太倉的助力,來共享發展的機遇,實現合作的共贏。
中國城市中心總工程師張國華結合中財委第四、第五次會議的核心精神發表致辭。表示兩航產業是知識高度密集、資本高度密集、科技高度密集、產業鏈高度全球化和國際化的“四高”產業業態,全球航空集群聯盟GACP落戶太倉彰顯出太倉國際化兩航產業發展道路,是重要的對接全球產業鏈的窗口。太倉要圍繞這兩個產業的打通,支持產業集群的發展,加強研發和科技成果的優化,保障要素的投入,促進產業發展環境優化,發揮兩航產業優勢吸納基礎性人才,充分發揮德企基礎優勢,加速發力培養終端人才,全力推動打造世界級的產業集群。
會上,太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莉萍進行太倉航空航天產業推介,詳細介紹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航空航天產業發展和產業政策。在推動航空航天產業邁向高端化、創新化、規?;⒓夯矫嫣峁┑耐晟普咭龑c服務支持,為企業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務,以最優質的營商環境、最強勁的發展勢能,使太倉成為廣大航空航天集群客商投資發展首選地。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型號總設計師宋征宇以“追逐夢想,合作共贏,攜手同啟商業航天新征程”為主題發表演講,表示在政策、經濟、社會、技術四要素的共同驅動下中國商業航天取得良好的發展勢頭,一些傳統的科研院所還有傳統的航天企業、民營航天均在探索商業航天發展模式,傳統行業企業加強產業鏈布局和市場化轉型,科研院所進入商業航天領域意愿強烈,并對商業衛星發射需求的趨勢進行詳細分析,希望未來和太倉能夠碰撞出更多合作的機會。
國際宇航聯空間推進委員會副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某領域首席科學家鄭日恒作主題分享,提出太倉將航空航天產業作為其重點發展方向之一,結合國家重大的戰略需求,是與民族命運和未來密切相連的遠見之策,要將高超聲速飛行的研發與應用作為戰略高地。此外,在機制體制建設方面,向前沿性、戰略性小型的初創企業傾斜并給予支持,在民用空天技術領域下功夫。
中國航空工業設備供應商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陳晨,就供應鏈管理體系作為航空工業建成現代產業工業體系的核心展開分享,詳細介紹了全球商用飛機市場、民用貨機、通航市場,分析航空工業供應鏈管理傷的痛點難點,提出要國產設備提高可靠性的水平、數智化水平及服務水平,開發出更多更好適應航空制造特色的專精特新產品,希望國產設備在設備狀態可知可控與生產系統的集成交互,包括生產過程的優化和可視可盼,生產結果的預知和決策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滿足先進制造的要求。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航天海鷹衛星運營事業部副總經理鄭皆倞分享低空經濟的發展現狀與趨勢,介紹空域的智能網聯及時空域遙感服務體系的建設,倡議進一步建立更為全面的政策法規,構建更加順暢的體制機制,優化地面飛行服務保障的技術手段,提供更加有效的智能服務及智能數據保障的技術支撐,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先行的應用示范。
工業母機代表通用技術沈陽機床副總劉春時圍繞機床行業發展現狀、數控機床技術發展趨勢、通用技術集團機床板塊發展現狀等話題作精彩分享。表示會持續面向國家戰略,提升基礎創新能力,成立數控機床重點實驗室,建設體系完整、資源統一、協同分工的高質量研發體系,呼吁建立起產業鏈協同創新,產業園合作創新,關鍵用戶協同創新,集中力量實現產業鏈上中下游聯合攻關。
太倉本地企業星河動力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劉百奇、火箭派創始人程巍、航天馭星首席執行官趙磊、云圣智能董事長陳方平等航空航天企業界代表現身說法,分享在太投資經歷,表達對太倉航空航天產業發展的信心,對太倉的營商環境和產業生態給予高度認可。
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陸征對太倉港區進行推介,表示太倉港因其良好的水深條件和廣闊的市場腹地成為長江第一大港,江蘇省第一大港,在航天產業方面充分發揮星河動力和航天馭星的龍頭帶動作用,圍繞造星、發星、控星、用星全產業鏈,重點發展衛星及載荷研制、液體燃料火箭、航天發動機、建體結構件鑄箱研制,衛星、火箭、測運控服務,衛星載軌管理系統、空間操作,衛星數據管理及應用等產業關鍵技術,并誠邀來到太倉港經開區發展航空航天文旅科普產業,共同打造國際一流的航空航天產業園區。
2008年德國經濟部與中國商務部共同授予太倉中德企業合作基地的稱號,工信部、科技部等國家部委授予對德合作多個方面的榮譽,太倉已經成為中國德資企業集聚度最高,發展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太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胡曉瑜介紹道。太倉高新區航空產業作為中國德企聚集度最高,發展質效最好,中德企業合作最佳的地區之一,區內已經聚集博世、博澤、聯合汽車電子18家全球40強汽車零部件企業,德國十大知名機床企業有6家在太倉高新區,形成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和工業母機產業集群。具備精密零部件制造生產技術優勢,為著力打造航空航天產業創新集群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人才建設方面,太倉高新區搶抓上海大飛機產業發展機遇,積極發揮臨滬優勢,與中國商飛開展密切合作,推動航空企業進入中國商飛大飛機意向配套領域和合作企業庫,每年將培養輸送數千名高端人才。在平臺載體方面,重點保障航空航天產業發展用地需求,中德創新園航空產業園、航空新材料創新園、太倉航空智慧谷等一批優質載體高標準建設完成。婁江新城規劃航空機載系統產業園,是太倉高新區重點打造的集研發、制造、測試于一體的航空機載科創制造片區,表示期待客商來太考察交流,共創航空航天產業發展的美好未來。
航空航天產業是國家戰略性產業,太倉市瞄準這一優勢產業和獨特賽道,將發展航空航天產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頭號任務”,積極構建特色鮮明、要素集聚、智能高端的現代化航空航天產業創新集群,全面擦亮“做航空、到太倉”名片。從精密制造到航空服務,從火箭總裝到衛星應用,太倉已集聚航空航天產業鏈企業超100家,2022年產值達120億元。產業鏈、創新鏈、生態鏈持續完善,推動太倉航空航天產業蓄勢騰飛。
熱門資訊 更多 >>
05-31
2024
根據全球知名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最新發布的數據,2023年全球企業研發支出總額達到3.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5.2%。其中,亞馬遜以...
01-02
2025
2025年將建成“星座”一期覆蓋全球 吉利加速布局天地一體化出行生態
2024年12月下旬的一天,在穿上防護服、戴上頭套,通過防塵吹風機后,記者終于進入到位于浙江省臺州灣新區的吉利衛星超級工廠,一...
01-26
2022
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CISMA)是全球最大的專業縫制設備展覽會,展品包含了縫前、縫制、縫后各類機器以及CAD/CAM設...
08-15
2022
中央媒體名單 :嚴格意義上的中央媒體名單: 報紙類中央媒體:人民日報、中國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工人日報、農...
03-21
2022
采購盛宴聚勢云端,無縫助力廠商貿易。3月18日-4月18日,2022年古鎮燈博會全球買家采購行線上展再次升級啟幕,在展網融合型B2B...
03-10
2022
2022年3月全國展會延期匯總都有哪些?快來看看吧!上述展會信息僅供參考,由于今年疫情情況特殊,展會時間/地點會存在不確定因素,...
03-17
2022
服務貴州畜禽產業為宗旨,2022貴陽國際畜產品及肉類工業展CIFPE
貴陽國際畜產品及肉類工業展覽會(CIFPE)為推動農牧旅一體化發展,整合資源,深化農牧旅融合,推動生態畜牧業發展,打造無公...